感謝神的帶領、去年華人基督教會各堂會包括我們頌恩堂都同意行政和財政獨立、所以從那時我們就要自已當家了。但也感謝神的恩典,不久就有張傳道來到我們當中,與長執同工一同事奉教會。 至於英文部,還是由薜牧師帶頜。
我們頌恩堂與英文堂在同一屋簷下,可以說是姊妹堂,但實際上還是兩個獨立的團體。
最近教會領袖與英文部牧長溝通,知道英文部準備在不久會有兩堂的英語崇拜。 很有可能早堂在九點,然後下一堂在十一點至十一點半開始。 中間便是茶點時間。 因為人手問題, 主日學負貴人提議只在早堂設立主日學。
英文部極希望我們可以配合他們的計劃。 牧長的意願,是盡量輿英文部配合;但有幾點值得本堂會眾去代禱和思考:
首先是接班的問題:我們的子女在沃洲長大,所以中文水準不高。 加上自少受西方文化孕育,很自然長大後會選擇不留在中文部,而會選擇去英文部崇拜。
當然英文部也好,中文部也好, 都同樣是神的家;這本應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這樣一來, 頌恩堂便成了只為英文堂培養新會眾的地方。 這在宏觀上看,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既然兩個堂會都是神的家)。 但若然我們沒有下一代接班, 頌恩堂的會眾又日趨老化, 這便是不健康現象; 也不榮耀神。
有人會問:” 我們不是每週都有新來賓嗎? 當中有年長的也有比較年青的。” 這個觀察很對。 感謝主,我們當中有幾對年紀較輕的弟兄姊妺。 他們也忠心參與事奉。 至於不少其他新來賓, 大都份來自國內; 所以雖然聽懂我們的雙語崇拜, 但不久為了想多接觸英語。 便都又跑到英文部去了。英文部與中文部都同是教會,都同樣能向他們傳福音。 問題在,當中很多這些新來賓承認他們在英文部聽道,一句也聽不懂!而且因為背景文化都與我們在西方長大的下一代有很大的差別, 他們在英文堂也很難投入, 很難有歸屬感。
耶穌基督說”莊稼熟了,巳經發白了。”
這些新移民就是主的莊稼。 求主在2015年讓眾弟兄姊妹有敏感的靈,願意的心,一起為主的莊稼禱告。 也為本堂的長執禱告, 讓他們在這個非常時期,懂得尋求神的旨意。 也願會眾與教會領袖同感一靈,萬眾一心,以愛相繫,一同建造頌恩堂,建造神自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