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的父親雅各死後,哥哥們擔心約瑟會記仇, 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復我們。”(創50:15)但當約瑟的哥哥們戰戰兢兢地俯伏在他面前,約瑟卻對他們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20)。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幅極美的圖畫:約瑟沒有把自己所經歷的一切苦難歸罪於他的哥哥們,而是站在神的角度,認識到這是神的計畫和安排。作為神的兒女,能夠認識這一點很重要。作為神的僕人更應該如此。
約瑟又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創50∶21)
約瑟不單只不記仇,他還用安慰的話安撫他的哥哥;所以在約瑟身上,我們看見甚麼是愛、接納與饒恕的生命;在他身上,我們看見甚麼是原諒別人七十個七次;在他身上,我們看見甚麼是寬容饒恕,以德報怨。
寬容饒恕就是不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不計較別人對你的虧欠,不計較別人對你的冒犯,不計較別人對你所行的惡。當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他沒有怨恨那些釘他十字架的人,而是向父神禱告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主耶穌要我們不但寬容饒恕還要以德報怨,他甚至要我們學習愛我們的仇敵(參太5∶44)。
寬容饒恕和以德報怨的中心就是愛。沒有愛,就不可能做到寬容饒恕,也不可能做到以德報怨。愛是整本聖經的中心資訊,也是神的根本屬性。主耶穌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13∶34)
我們的教會是以基督為首的愛的團契。讓我們向神立志,為了教會的合一,我們願意彼此饒恕,我們願意以德報怨。
願聖靈親自光照我們,願我們都好好在神面前反省悔改,為教會,為神的名,互相包容,互相饒恕,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基督作美好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