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6章一開始就說:“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今天是母親節。看到以上的經文,父母親都點頭同意;心裡挺舒服的。可是繼續往下看六章第四節:“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父母親,尤其是父親,就會覺得很不自在。什麼是不惹兒女的氣?難道責駡自己的兒女也犯了錯嗎?

這裡講到父親不要惹兒女的氣,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父親在家庭擁有絕對的權力。其實這句話也可以同樣應用在母親的身上。不要惹兒女的氣,不是等於不可以管教和責駡子女,而是說不要蠻不講理,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作藉口,強迫子女每事就範。或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常常拿子女出氣。在原文這句話就是指習慣性的激怒孩子。當然兒女要依靠父母,所以小時候只好逆來順受;敢怒不敢言;可是慢慢長大後,對父母的反感,憎恨越來越深,結果是關係破裂,更甚者使用暴力互相傷害,造成家庭悲劇。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為他們費枕忘餐,就希望他們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所以孩子聽話,我們就快樂。孩子不聽我們的,我們就會生氣。在這個時候,最容易犯“惹兒女的氣”。不是嗎?我們作牛作馬,都是為了下一代,可是這些小傢伙總是不爭氣;父母的意見他們不聽,還用一大套道理回應,說老爸追不上時代,你那一套已經過時等等。。。在這個時候,要是我們沉不住氣,往往就會用高壓手段去處理;結果是兩敗俱傷;孩子被你罵回去了,可是在他的小心靈裡,又扣了你一分。

所以要孩子對你好,你就要在他的心裡留下一個好印象。當然孩子要管教,可是管教要有方,所以聖經說“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我們翻開聖經,看耶穌怎樣教導他的門徒:耶穌愛他的門徒。除了有一次他責備彼得阻止他上耶路撒冷之外,耶穌沒有嚴厲的責駡他們;甚至在門徒不斷地爭論誰為大之時,耶穌只用一個小孩子來教導他們。彼得三次不認主,耶穌沒有大發雷霆;在客西馬尼門徒在禱告時鼾聲如雷,耶穌也沒有大罵一頓。可是門徒都知道;主耶穌一直在管教他們。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學習用正面的方法去管教我們的孩子。孩子感覺到我們的愛,自然會孝敬我們,甚至在我們年老多病的時候,他們也會體諒我們的限制,願意用愛心來照顧爸媽。

讓我在這裡祝福天下的父母親。願你們互相相愛,更願你們有愛心還加上智慧,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你們的下一代。

願主耶穌大大的賜福與你們和你們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