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好」源自李商隱的五絕〈登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即景抒情的詩。第一句就單刀直入﹐描寫驅車登古原的原因﹔是因為「向晚意不適」﹐心情不好﹔所以詩人登上古原﹔轉換一下環境。上到古原﹔只見夕陽斜照,金光閃閃﹐好不漂亮。夕陽西下﹐美景當前﹔詩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心滿意足。夕陽的美是生命中最柔和婉約的美,而這種柔和婉約的美也最能給人以感動。「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有人覺得[只是]兩字可以用[正是]的意思解釋—李商隱可能在提醒人們在陶醉於美景的同時,應該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罷。
另外一個解讀方式,著眼點卻放在「只是」明顯的字面意思。因為「晚景雖然美好,可惜不能久留。」。時光易流逝,好景不常在﹔如過往雲煙,一瞬即逝。試想,太陽下山後﹐黑暗籠罩大地﹔那時一切的美麗﹐一切的光彩都會變成烏有。所以﹐詩人大有可能觸景傷情﹔感懷身世﹔因為 “人生七十古來稀”﹔生老病死﹐每人都要面對﹔所以看到夕陽﹐就不免想到日落﹔從夕陽西下又想到人的盡頭﹔於是悲從中來﹐只得很無奈的長嘆一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我很同情李商隱的無奈。真的﹐若生命只有今天﹐夕陽就算怎麼樣好﹐也只是過往雲煙﹐海市蜃樓﹔因為在今天的生命﹐沒有不散的宴席。而且就算夕陽怎麼榮耀﹐它總是要消逝。取而代之就是黃昏﹐然後就是死氣沉沉的漆黑一團。但是我們都知道﹐今天以後還有明天﹔所以黑夜不是終點﹔因為黑夜雖然籠罩著大地﹐可是黎明的曙光已經在天邊進攻了。聖經舊約的詩篇30篇這樣說﹕ [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
這裡不否定人生有波折﹐也不否定世界有苦難﹔可是因為耶穌基督已經勝了世界﹔所以他告訴信他的人不用怕。縱然在世上有黑夜﹔在耶穌裡我們必定有明天 (這是鐵定的應許)。世界上甚少人會為太陽今天要下山而絕望痛哭﹐因為他知道明天太陽又會從東邊升起來。同樣的﹐信靠上帝的也不須看到黃昏的夕陽感到無奈﹐因為今天我們在世上只是客旅。我們有的是明天﹐很多的明天。
羅蘭是從粵語長片年代一直到現在都投身演藝界的女明星。她也是一個忠誠的信徒。在她63歲那一年﹐《爆裂刑警》一片為她取得了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為迄今為止最年長的金像影后。她覺得在甚麼時候﹐在甚麼年紀﹐都要為今天神賜下的恩典感謝。有明天的盼望﹐今天的夕陽才特別溫暖。
她得獎後在一個公開演講中說得好:
[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