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可怕的曠野 (申8:15) 溫錦榮
剛走過穌彝士運河回來,此運河一邊是埃及,另一邊是西奈沙漠,使人想起昔日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過紅海的歷史。過了紅海,以色列民跟隨著神的雲柱和火柱,在曠野飄流了四十年,今天放眼望去仍是那無邊無際的黄沙,以色列民在四十年中只吃神供應的鵪鶉和嗎哪,四十年後卻是衣服無破,腳不腫傷,摩西對以色列民說 :「耶和華引你經過那大而可怕的曠野, 那裏有火蛇、蠍子、乾旱無水之地,他曾為你使水從堅硬的磐石中流出來」(申8:15)。
四十年後,他們來到摩押平原,六十萬苦經磨練的精壯以色列民隔著約但河寢戈待發,準備進佔應許地—-迦南。「曠野」即沙漠,水源短缺,日夜溫差甚大,許多地方寸草不生。在古代,曠野是個如死亡般的可怕之地,人在那裡出來有如死過再生,莫說四十年,即使四十天也難捱。但耶和華遇見他(以色列)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這樣,耶和華獨自引導他,並無外邦神與他同在(申32:10-12)。
從基督徒屬靈的角度看,「曠野」的生活有如一個屬靈的操練,在困苦中經驗與神同在。先知以利亞、耶穌的先鋒施洗約翰、使徒保羅等人都在曠野中生活過,第一世紀猶太人中的愛悉尼教派,第四世紀實踐修道運動的沙漠教父如奧古斯丁等 (這些人被稱為白色的殉道者),都是在大時代的苦難中經驗與神同在,被神操煉的人物。耶穌接受試探被聖靈引到曠野,那裡遠離塵世,物質缺乏,浮華隱滅,魔鬼就用食物及萬國的榮華試探他,也成為信徒過聖潔的生活,仰望神國的典範。
一首詩歌說: 柑欖若不經壓榨,就滴不出油來,信徒若不懂得為神受苦,就只有生活,沒有生命,曠野雖然大而可怕,但耶和華卻也同在那裡。「耶和華在滄海中開道,在大水中開路…..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6-20)
所以曠野雖然可怕,卻因神的同在,堅硬的盤石仍可出水,以至活水湧流,讓信徒經驗甘美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