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談雞叫 馮國良長老
耶穌的大門徒彼得曾經誇口誓死忠心,可是在大祭師的院子被人查問,就正如耶穌所料,在雞叫之前便三次不認主。在這裡我們看到人性的軟弱:在敵眾我寡的不利環境,能真正持守真理或信念可不是這麼容易。所以當年的雞叫,就正正宣佈了彼得的失敗。
在彼得第三次不認主的時候,除了雞叫還有一件事情發生,就是主耶穌回頭望瞭望彼得。彼得那個時候真是羞愧的無地自容,恨不得地下有一個洞可以鑽下去。彼得又慚愧又失望,聖經記載他掩著面離開了那個傷心地,在外面痛哭。
可幸運的是,雞叫不單單是宣佈了失敗,雞叫也成了彼得的警惕。這件事讓彼得深感後悔,但也讓他能真正的認識自己原來並不是這麼的勇敢。以前的誇口,以前的自以為是原來都是自欺欺人,而耶穌轉過頭來望他一眼,讓他感覺到主耶穌是怎樣的愛他。我敢說耶穌的眼光沒有責備,也沒有抱怨。耶穌的眼神充滿了愛。在被人鞭撻侮辱,在面對殘酷十字架,耶穌的眼神好像在說:“彼得,我深深的愛你,我不怪你。”
主知道我們的軟弱。他不會要求我們背一個我們負擔不了的十字架;但是主也要鍛煉我們,所以有時候主不會免去我們的困難。彼得在大祭師院子的經驗,讓他認識自己,也讓他成長;所以對彼得來說,雞叫是警惕,因為每逢聽到雞叫,彼得就會想起當天的失敗,但雞叫也提醒他,主耶穌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提醒他只要依靠主耶穌,在失敗中仍然可以站起來。這就是為什麼彼得終於成為初期教會的領袖,也就是為什麼耶穌可以把餵養小羊的責任交給彼得。
耶穌復活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彼得三次回應:“主,你知道我愛你”今天主耶穌也同樣問我們是否真正愛他。若答案是肯定式,那麼主耶穌也會對我們說:“愛我就餵養我的小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