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 告 的 態 度
這是當我在國外旅行時經常看到的場景–在我演講的講壇旁,常會搭建起一個帳篷,或是講壇下面的一個區域事先被打掃乾淨。有時,在體育場或運動場中,會專門有一間房子。以上提到的這些所有的地方,都有兩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每一個地方,儘管人們來自於不同的國度、種族和文化背景,但他們都有兩個相同的特徵—破碎的心靈和謙卑、熱情的禱告。
在非洲,講壇旁邊經常會搭一個帳篷;在巴西,牧師們會在講壇的後面集會;在東歐,會場旁邊設有一個專供人們聚集祈禱的房間。我親眼看到這些親愛的弟兄姐妹為了自己的同胞而向神呼求;我也親眼看到神應允他們的禱告。
在北美和西歐,我也發現人們對禱告的興趣越來越濃。一時間,似乎很多地方突然出現了很多禱告團體。但是,我覺得在發展中國家和西方國家,人的禱告方式有一個主要的區別,那就是–迫切感。請不要誤會。我為西方國家的人們越來越關注禱告而感恩,為此,我讚美神。這是復興之路的第一步。
但是,在禱告中有一個位置可以打開天堂的大門。它可以釋放神的大能和榮耀,還可以觸動神的心弦並融化人們的心田。當地球處在屬靈乾涸之際,它可以使天上降下應允的甘露。這並不是一個人站立或者屈膝的態度,也不是你身旁的手高舉或者垂放,它是你內心的態度。
詩篇的作者寫道:”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51:17)憂傷的靈會迫切地需要神,痛悔的心會說:”我不能夠,但是禰能夠。”憂傷的心和痛悔的靈可以到達禱告的最中心,仿佛一個貧窮的孩子遇到了一位恩慈的、慷慨的父親。
在世界上每一塊有人居住的大陸上,我都去傳講過、激勵和教導人們如何去禱告。但實話說,我從發展中國家的弟兄姐妹身上所學到的東西要比我教給他們的東西更多。他們對我影響很大的一件事就是明白禱告的位置。神聆聽謙卑的心,神回應破碎的心,神也應允痛悔的心的呼求
當開始禱告之時,我們有必要去檢查一下自己的態度。我們是否以一個正直和驕傲的心來禱告?或者,我們是以彎曲的、破碎的心來禱告?發生在20世紀初期的偉大的威爾士復興就開始於一個男子的呼求:”壓碎我吧,神!壓碎我!”21世紀初期,有沒有人會在真理中呼求:”壓碎我吧,神!壓碎我!”當神發現了一個那種態度的心時,留心!你將看到復興的來臨。
(本文出自田撒麥SammyTippit每日靈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