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法利賽人 馮國良
馬太福音第八章講到耶穌行了好幾個神跡之后,有以下的記載:
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那裡去、我要跟從你。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8:19-20)
文士要求來跟從耶穌﹔耶穌的回答卻很特別。他沒有說可以,也沒有拒絕。他隻是說自己沒有安身的地方。言下之意,就是: “跟從我不是易事﹔是要付代價的。” 今天我們要跟從耶穌,也不一定事事如意,一帆風順。我們要有心裡准備。耶穌基督要的是可以為他受苦,為福音付代價的門徒。
以上的對話剛剛過后,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阿、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太8:21-22)
根據猶太人當時的規矩,埋葬父親是特別重要的事,當事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須要立刻放下一切,回家埋葬父親。但是耶穌卻說:任憑死人埋葬死人。表面看,耶穌好像一點人情味都沒有。可是耶穌絕不是這個意思,也不是教人不孝。耶穌在這裡是解釋了作他門徒的條件。第一,在沒有跟從耶穌之前,要計算代價,不要隨隨便便﹔因為信耶穌是關乎永生的大事。第二,要是已經信了耶穌,就要完全的順服耶穌的命令,不要被那些人為的傳統捆綁。
耶穌不否定埋葬死人的禮儀﹔可是他說讓死人去埋葬死人—-第二個死人當然是死尸﹔可是第一個死人是埋葬死人的活人,隻是因為他們隻注重傳統,不跟從耶穌,所以是雖生猶死,都是靈裡死的人。耶穌的意思是說,既然你已經是我的門徒,就不要盲目順服人定的規條,你就一心一意跟從我好了。
以往兩千年,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環境之下,門徒的確是定了不少的規矩去治理教會。很多的規矩在當時是很適合的。但在不同的環境和不一樣的人事關系之下,有一些規條就變成了捆綁﹔變成了信徒互相爭論,沖突,甚至教會分裂的原因。耶穌基督說他來不是要廢掉律法,但是他對法利賽人和安息日的挑戰是不留余地的。所以我們跟從耶穌,不是去守一大堆的規條,也不是一味地高舉傳統,而是要謙卑讀神的話語,參考先賢的努力成果,在聖靈光照下有智慧去分辨什麼是神的旨意。要不然,我們就成了現代的法利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