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論舌頭
取材:大專基督徒日報 二月 17, 2017 ccdfes
我們用舌頭頌讚我們的主—我們的天父,又用舌頭詛咒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頌讚和詛咒從同一個口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該的。泉源能從一個出口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我的弟兄們,無花果樹能生橄欖嗎?葡萄樹能結無花果嗎?鹹水也不能流出甜水來。 (雅各書三9-12)
雅各說,人若能管束舌頭,就能管束整個身體,也就是完全人。他形容舌頭的影響堪比星星之火,充滿致命的毒液。問題不在於我們用舌頭說了甚麼話,而是我們的說話從甚麼而來。第9至11節,用意在於鋪陳一種屬上帝的邏輯。一棵樹上不能長出兩種果實,一個水源不能湧出不同味道,這都是自然法則,創造的定律。同樣,雅各認為,在上帝的創造邏輯中,不存在一邊讚美上帝,一邊詛咒有上帝形象的弟兄姊妹的人。但是,事實上我們卻能做出如此不合這邏輯的事,問題出在哪裏?問題是人心能夠變得分裂,脫離上帝所創造的本質,以致在說話上有分裂的表現。這種分裂,實際上足以證明那人對上帝的讚美根本是虛假、不成立的。所以雅各指出,舌頭雖小,卻能吹噓誇大(5節),可以把假的說成真,把真的說成假。由於人的內心驅動舌頭,所以人難以控制自己的說話。也是因為這樣,雅各特意用舌頭作為個別的喻體,形容它像一種有個別意識的生物,正正點出了人心中那不受控制的惡。 既然舌頭的問題其實是內心的問題,雅各所說的「管束舌頭論」還能成立嗎?三章後半部分(14-18節)就是雅各對「管束」的解釋 。雅各明確地把一個人的內心和舌頭區分,要求信徒按照自己的內心和品格,控制自己怎樣說話。他勸戒心懷苦澀的嫉妒和自私的人,不要誇口,也不要說謊話違背真理。如果一個人實際上心懷不忿,卻聲稱自己很愛弟兄姊妹,或說自己「其實很大方」,甚至叫人「不好破壞合一」,就是誇口和自我滿足的表現 。經文教導我們不應心口不一,用謊言粉飾太平,又提醒我們在說話前要先省察說話的動機。看來,這段經文最終似乎在警惕我們如何說話。我們防範的對象該是內心各種惡意和從中輕易衍生出來的言語。
你們心裏若懷著惡毒的嫉妒和自私,就不可自誇,不可說謊話抵擋真理。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下來的,而是屬地上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自私,在何處就有動亂和各樣的壞事。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和美善的果子,沒有偏私,沒有虛偽。正義的果實是為促進和平的人用和平栽種出來的。(雅各書三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