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神的屬性 取材:神的屬性(A.W.Pink) 許傳道
我們首先要清楚地意識到神是無法測透的。約伯記11:7-9說:“你考察,就能測透神嗎?你豈能盡情測透全能者嗎?他的智慧高於天,你還能做甚麼?深於陰間,你還能知道甚麼?當我們想到神是自有永有的,非同物質,無所不在及無所不能時,我們只能望而生畏。然而,神在聖經中向我們啟示了祂自己,我們就不能以神的本性無法測透為藉口而不去求索,不去努力明白聖經的真理。我們若只因為無法完全明白,就因此不願花任何努力去瞭解,實在很愚蠢。司布真說:“沒有什麼能比虔敬熱切、持續不斷地探究神性這個偉大的課題更能拓寬智慧、擴展屬靈視野的了。提高靈性的最佳研讀科目就是基督和祂被釘十字架,以及關於榮耀的三位一體之神的知識。”他再說:“基督徒理當研讀神性,這是能夠吸引神的兒女研究的最高層的學問,最崇高的思索和最高深的哲理,其內容包括被稱作父神的名字、本性、位格、作為和存在。默想神性能大大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因為這個課題之廣令我們一切的思維都迷失在它的廣闊之中,其程度之深使我們一切的驕傲都化為烏有。”
神是自我滿足的,以自己為足,又完全滿足,而且滿足於自身。祂是萬物之源,是第一個存在的本體,祂不受於外物,也不受限於外物的能力。祂是無限度的,祂擁有一切可能的完美。當三位一體的神獨自存在時,祂對祂自己就是一切,祂的理解力、愛心和能量都針對祂本身並得完全滿足。倘若祂需要任何外物,那麼祂就不再是獨立的,也就不再是神了。祂“為自己”(西1:16)創造了萬物,並不是為了填補不足,而是為了要將生命和快樂賜給天使和人類,允許他們目睹祂的榮耀。神也要求人類對祂效忠,事奉祂,但祂並不因人類的服事而受益,反而是人類從中受益(伯22:2-3)。神是自我滿足的,是一切滿足的源頭,所以祂永遠是被尋求的至高物件,人只有在享受神的同在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詩篇63:3說“祂的慈愛比生命更好。”神的慈愛、恩典和榮耀都是我們所渴慕的,是我們最高滿足的源頭。祂可以使我們心裡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詩4:6-7)。盼望我們弟兄姐妹都能說:“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哈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