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井水】到【活水】 馮國良長老
約翰福音講到耶穌基督要離開猶大往加利利去,途中經過撒瑪利亞。
前幾個星期王林強弟兄證道,已經解釋了為什麼耶穌特意要經過撒瑪利亞,所以在這裡我就不複述了。
耶穌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個城,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
這個撒瑪利亞婦人的身世有污點,被村人歧視,所以她沒有像其他的婦女這樣可以成群結隊的在傍晚一齊來打水,只有靜悄悄地在烈日當空一個人下來取水。被社會排斥是一件痛苦的經厲;所以這個婦人也是挺可憐的。
撒瑪利亞人是猶太人憎恨的對象。當她聽到耶穌,一個猶太男人跟她談話,她很詫異地說:“你即是一個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
耶穌很有智慧,他沒有直接回答這個令她難堪的問題;更沒有跟她辯論宗教,反而把話題從【井水】轉到【活水】;引導她信靠彌賽亞,就是那活水川源,永生的上帝耶穌基督。
【井水】是日常的必需品,我們每天都要喝水,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所以我們須要【打水】。用今天的術語來說,【水】就是錢,我們生活須要錢,所以我們天天要上班,要去打水,要去賺錢來維持我們的生活。
當然,錢是文明社會的產物,埃及在摩西時代有沒有貨幣我不大清楚,但在曠野,嗎哪就不需要錢。這些嗎哪有一個奇妙的地方;神要他們按著各人的飯量收取;有些人多收了,回到營裡量一量;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在這裡我覺得神在對我們說,神的恩典狗用。
神吩咐他們在一個星期中,六天可以收取,第六天可以收兩份,因為第七天是安息日,所以不用去收。第七天有一些老百姓出去收,卻什麼也找不著。
摩西還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留到早晨。” 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
我們信心軟弱,天天為明天憂慮;所以忙著作工,希望嗎哪可以多收一點。未雨綢繆是無可厚非的;但不要忘記碼哪的教訓,就是到頭來,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而留到早晨的會生蟲變臭。
在忙著賺錢,忙著一天到晚,營營役役用我們的生命去換一桶又一桶【井水】的時候,不要忘記我們最大的需要原來是【活水】,是愛我們,是犧牲他的生命來拯救我們的耶穌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