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馮國良長老

詩篇第一百三十三篇說: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

  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

  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

  因為在那裏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

    就是永遠的生命。

詩篇一三三篇是一首「上行之詩」,是一年三次,由上耶路撒冷敬拜神的人所唱的。因為耶路撒冷地勢較高,往耶路撒冷去通常都是說上耶路撒冷。故上行之詩是指在上耶路撒冷的路上所唱的詩歌。而守節結束後回家的路上所唱的詩被稱為是“下行之詩”。

在那條通聖殿的路上有各類的人,朝聖的人群行過崎嶇而高低不平的小路,互相攙扶著興高采烈地唱著讚美的詩歌從四面八方聚集到耶路撒冷,但有一件事,他們是相同的:他們都有合一的心,面朝錫安,就是耶和華的居所。

凡是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已經是神家裏的人,得著了合一的生命,在地位上成了弟兄;所以弟兄和睦同居,就是大家在一個屋頂下,常聚在一起。用屬靈意義說,就是有主生命的人彼此相和,常常交通,常常彼此勸勉,同心合意打成一片,像身體上的肢體一樣。這在神的眼中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1節)!

「貴重的油」(2節),指膏立祭司的聖膏油(出三十23-25),膏油是傾倒在亞倫的頭上,然後才流到鬍鬚,流到衣襟。大祭司亞倫受膏所穿的聖衣,以弗得胸前有胸牌,寶石上面刻著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出三九:1-21),膏油流浸每一個以色列支派的名字,就是說每一個支派都領受神的賜福和神的恩典。以色列是新約教會的預表;亞倫豫表基督;所以在基督裏,教會的每一分子,就是得救重生的聖徒,也都同蒙聖靈的恩惠。

這福分不是屬地的,是從上面來的。黑門山位於北方,高約二千八百公尺,常年積雪,是以色列的最高峰,草木郁蔥、雨露豐沛。不僅如此,巴勒斯坦的生命河—–約旦河的水也是源自黑門山的。而錫安山則地處巴勒斯坦的中心地帶,是聖城耶路撒冷的所在地,也是聖殿的所在地。聖殿就是上帝的居所,是上帝住在他子民中的表徵。百姓三次上耶路撒冷守節的時間都是旱季;「弟兄和睦同居」,就像缺水的錫安山獲得黑門山的露水一樣令人嚮往。

以上是一個願景;但現實告訴我們,我們的老我會令弟兄姊妹發生衝突。我們如果都能接受十字架的破碎,就能在基督裡「弟兄和睦同居」;天上「永遠的生命」(3節)就會像甘露一樣,降在錫安山、降在教會裡,讓每一個肢體都能活出真實、活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