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憂愁到喜樂 梁牧師
基督徒有一個蒙福的人生,但並不是說,人信主後就一帆風順,天色長藍。現實生活中,基督徒會面對挑戰,煩惱和懼怕。今天我想和大家藉著詩篇42、43篇,一起思想神的兒女如何能夠從憂愁變為喜樂?
詩篇42、43篇,是詩人從愁苦到喜樂的經歷。在詩篇的開始,詩人說:“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 … 我幾時得朝見神呢?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詩42:1-3)?作爲流亡異鄉者,面對詭詐不公(詩43:1),詩人極其的悲傷、哀痛(詩42:4;43:2)。神的子民不但面對現實的困境,而且面臨信仰的挑戰,外邦人不斷地對他們説,“你的神在哪裏呢”(詩42:3)?在極大的哀痛中,詩人呼求神:“求你救我脫離詭詐不義的人”(詩43:1)。詩人的感受,讓我們體會到神兒女面對的痛苦與憂愁。
感謝神!雖然面對沮喪,詩人卻並沒有留在自己的環境中,而是轉向神。首先他祈求神的亮光和真實,也就是祈求神的拯救和信實,引導他回到神的聖山、祭壇,他那最喜樂的地方(詩43:3-4)。面對逆境,我們當如何從憂愁中走出來?詩人提醒我們,首先就是要回到神那裏,好像以賽亞先知向百姓的呼籲:“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賽30:15)。耶穌傳福音時也說: 神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5)。若要離開愁苦,頭一件事就是當回轉,歸向神。在浪子的比喻中,這個浪子耗盡父親所給的一切,但面對絕路時,他卻作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裏去”(路15:18),因此,他開始踏上了失而又得、死而復活的旅程(路15:32)。
面對憂悶,詩人不但向神祈求,而且向神敞開,仰望他。在詩篇42、43篇中,詩人三次提及:“我的心哪,你爲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神”(詩42:5,11;43:5)。藉著親身的經歷,詩人告訴我們,擺脫“憂悶和煩躁”的秘訣,不是環境,不是自身,而是對神的信心。正如約一5:4所說的:“ 因爲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因爲在十字架上,耶穌已得勝了罪惡與死亡。如何從憂愁進入喜樂?當回到神的裏面、仰望他,並靠主得勝。願新的一年,求神繼續加添我們的力量,賜我們信心,常在他裏面,經歷他的作爲和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