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記念主復活的日子。耶穌基督的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根基。世上的宗教, 均藉著人的努力和善行,自我提升,盼望由「人變為神」。他們教主的墳墓或屍首、成為他們信徒膜拜的對象。然而對基督徒來說,我們的主,是道成肉身,由「神成為人」,目的為要施行拯救。由初代教會開始,二千多年以來所強調的,是「空墳墓」的事實和傳統。這正代表著主戰勝死亡,復活不變的真理。今旱在此重溫主復活的重要意義:

主從死裡復活,首先表明祂是神的兒子。昔日主在受審時,大祭司該亞法多翻以假證供誣蔑主,仍不得要領。最後他問主:「…你是神的兒子基督不是﹖」(太26:63)主回答說:「你說的是。」大祭司就撕開衣服,說:「他(主)說了僭妄的話…」,並以此宣稱為主該死的理由。(太26:64-66) 猶太人遂將神子耶穌殺害,但父神卻叫祂從死裏復活,這就表明了主耶穌確是如祂自己聲稱,是「神的兒子」,是上帝合法的「代言人」。保羅清楚指出:「論到祂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上帝的兒子。」(羅1:3-4)。

曾經有著名的作家對對死亡如此描述:「死亡好像一個布幔,只見有人從這一面進去,從沒有看見有人出來。」然而,這句似是不朽的名言,被主打破了。祂進去了,並且三天後出來。羅3:23指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而罪的刑價乃是死。(6:23) 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代表祂已清徼世人一切罪的刑債,解決了罪的問題,信徒因著主耶穌的代贖,罪得赦免,不再被罪轄制。

如果主耶穌只有受死而沒有復活,救恩依然是不完全的。我們舊有生命只有死去,新的生命卻沒有復活過來。然而每一個願意誠心悔改歸主信徒,聖靈都會賜下屬靈「重生」的生命。信徒受洗歸主,表徵著我們與主聯合—同死、同埋葬,也同復活,為的是叫我們(信徒)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羅6:4)

最後主的復活,為信徒帶來永恆盼望。保羅說:「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信徒)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基督教信仰核心就是「望復活」。如果主沒有復活,即或主復活只帶來今生指望,信徒就算比不信的人更可憐。(林前15:14, 17-19) 然而「…那叫主耶穌復活的,也必叫我們與耶穌一同復活,…」(林後4:14)。這是神最清楚不過的應許。在主再來日子,「…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與耶穌一同帶來」…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帖前4:14-16) 今天在地寄居的信徒,若遇有疾病、困難和苦難,都是短暫的,在永恆裡,我們有著「超美好」等著我們,叫我們滿有盼望地過在地的日子。願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