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廖上信牧師“耶穌的復活對現代人的意義”,把文章一部分整理後與弟兄姊妹分享。
耶穌的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因為“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林前5:14)
但“復活”對現代人而言,的確是件難以置信的事,誠如當代著名的新約學者布特曼(R. Bultmann)所說:“一件涉及死人復活的歷史事實是全然不可思議的。”這對當時耶穌的門徒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當門徒聽見耶穌已經復活,他們不但不相信,(可十六14),譏為是胡言(路廿四11);當他們親眼看見耶穌時,他們驚慌害怕,以為所看見的是魂(路廿四37)。他們的心遲鈍,不易明白(路廿四25);眼睛迷糊,不認識他(路廿四16)。
這種現象正說出,無論是古時或現今,耶穌的復活的真實性確實是超越了地上的範疇,不是這麼容易讓世人憑理性就能明白和接受的。
既然如此,我們又怎能瞭解這重大的事件呢?那就只能仰仗於復活者耶穌自己的的啟示。雖然沒有人曾看見過耶穌的復活,但卻有人看見過復活的耶穌;耶穌把自己藉著顯現啟示於人:(約廿一1);新約聖經用此來強調耶穌的確從死裡復活。耶穌以闡釋經上有關論及他的事(路廿四25~27),以及直接與門徒的對談(徒一3)來啟發門徒的心智;不但使他們相信他的確復活了,也啟示他們復活的意義。
由此可見,倘若我們要與耶穌的復活有切身關係的話,一定要透過信仰來表達其意義;難怪耶穌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廿29)
對的,惟有那些通過信仰探究耶穌復活的人才能瞭解其意義;這對當時的門徒如此,對現代人亦然:
耶穌的復活是人類終極盼望的所在。復活開始了上帝全盤拯救計畫的實現;耶穌既是從死裡首生的(羅八29;西一18),是“睡了的人初熟的果子”(林前十五20)。這樣一來,復活的次序就是初熟的果子(基督)之後,接著就是屬於他的人跟著復活(林前十五23)。因此,耶穌的復活並非一獨立事件;它與我們未來復活的盼望息息相關。
對現代人而言,復活仍然是人類命運決定性的因素。現代的物質主義者認為人的死同時結束了他身體和靈魂的存在。但聖經卻告訴我們,人體的復活將是人類終極的命運。這難道不是更好的結局嗎?
复活节保证未来我们必与基督共享复活的生命;“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他必达成使我们“身体得赎”之荣耀盼望(罗八2~3b)。
总而言之,对现代人而言,耶稣的复活仍然是人得着真正安慰和平安的来源;是人的生命得以更新的依据,靠他复活的大能活出新生活的样式;也是人类终极盼望的所在。
让我们在迎接复活节来临的当时,心中深深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