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心歡迎新人        傅約翰老師

 能夠成為神救恩計畫中被救贖的子民真是很大的榮幸,我們就是神新聖殿的建造者;我們教會所做的事有永恆的成果,我們將財寶積攢在天上,並將神的選民從四方聚集到新耶路撒冷。我們每個主日的聚會在外人的眼中可能並不重要,但在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沒有什麼比神的子民每個禮拜天的敬拜更重要的了。因此,《聖經》命令我們,“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來10:24-25)。希望這篇簡短的反思鼓勵弟兄姐妹彼此相愛,滿懷熱心的歡迎新人。

陌生人、客旅、寄居者或外來的人在《聖經》中常出現。事實上,《聖經》就是寄居者的故事。亞伯拉罕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異國他鄉寄居。後來,以色列人在埃及成為客旅和寄居者,並在曠野漂泊。在《希伯來書》第11章,所有舊約的聖徒都把自己視為地球上的陌生人和寄居者,他們期待著神為他們準備更美的家鄉,即天上的城。事實上,《聖經》經常指出,神特別關心寄居者。例如:“祂為孤兒寡婦伸冤,又憐愛寄居的,賜給他衣食”(申 10:18);“耶和華保護寄居的,扶持孤兒寡婦,卻使惡人的道路彎曲”(詩 146:9)。因為以色列人經歷神的恩典,知道寄居意味著什麼,所以神也命令他們要接納客旅和陌生人,對待同居的外人,要看他如本地人,並愛他如己(利19:34)。

《新約》和《舊約》一樣,經常鼓勵我們成為一個熱心、熱情和歡迎陌生人的群體。使徒保羅說:“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羅12:13)。《希伯來書》也提到,“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來13:2)。耶穌在山羊和綿羊的比喻中,也稱綿羊的可貴是接待客旅(太25:35)。

在教會裡,許多人以前都是陌生人和外來人,但因著弟兄姐妹熱情的接待、邀請,最後委身進入教會。我們當牢記自己的經歷,向新來的人表達同樣的仁慈和溫暖。既然神如此關心客旅,關心他迷失的羊,我們就要竭盡全力歡迎新人。這就是《希伯來書》激勵我們去做的善行。我們在主日聚集在一起,不僅是為了敬拜神和宣揚祂的美德,我們也歡迎新來的人。願我們能有意識地、積極主動地,並滿懷熱情地接待外來或新來的人。我們相信神正使用祂的教會招集祂的選民,沒有人是偶然來到我們中間的。讓我們回應神至高無上的恩典,並認識到每個到我們這裡來的人都是神殿的重要和不可少的活石。我們需要神將更多的新人添加給我們。

在《聖經》中有很多很好的例子教導我們如何去行。《路得記》第2章中,波阿斯盡力歡迎路得加入聖約的團體。首先,波阿斯注意到路得是他田裡的陌生人(得2:5)。其次,他知道路得的來歷後,就主動與她交談,讓她感受到關心和歡迎(得2:8-9)。最後,波阿斯邀請路得和他們一起吃午飯,把她帶入他的朋友圈(得2:14)。對我們來說,我們也需要主動與新人交談,介紹自己。在認識新人後,當主動關心,與他建立關係,並邀請他參加教會的團契和活動。作為主耶穌的教會,我們歡迎新來的朋友加入我們的禮拜、小組和聚會。靠神的恩典,我們也希望我們能成為一個溫暖、充滿愛心、歡迎新人的教會。願神賜予我們一顆熱愛陌生人和擁抱新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