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吧,現代人! 巴刻
人類道德淪亡
現代人既覺察到人類這些年來在科學領域所獲得的重大成就,自然傾向對自己的評價很高。他們認為物質財富始終比道德品格更重要,他們決意在道德範疇善待自己,用一些小小的善行來彌補一些大惡,而且拒絕認真地面對自己有任何真正的道德問題。他們傾向摒除自己和別人內心出現的良心譴責,認為這是病態的心理,是疾病的徵兆和心理的偏差,而並非顯示道德實況的指標。因為現代人相信,儘管他們有些小瑕疵(譬如:飲酒、賭博、縱欲、說謊、魯莽駕駛、閱讀色情刊物、不道德的交易手段),但他們內心仍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然後,他們就像異教徒一樣(現代人的心靈確實像異教徒的心靈,這點不要弄錯),將人的形象放大,想像為神,且假定神會像他們一樣滿意自己的表現。至於要他們想像自己是已經失卻神形象的受造物、悖逆神的律法,在神眼中是有罪和不潔的、只能得到神的定罪等觀念,壓根兒不能進入他們的心思。
神有賞善罰惡的公義
現代人儘量以“包容”的方式來對待一切過錯,只要它們不影響自己。他們寬容別人的過錯,認為那只是環境使然,若換了是自己,也難保不會同樣犯錯。父母對於糾正子女的行為顯得舉棋不定,老師對於責罰學生也表現得猶疑不決,公眾對各種惡意和反社會的行為亦只是一味啞忍。大眾奉行的格言似乎是:罪惡是可以和應該容忍的,施行懲罰只是最後的手段,而且只限於為了遏止罪惡對社會造成過於嚴重的影響。儘量寬容和縱容罪惡,竟被視為美德,但依從固定的對錯原則來處世待人,卻反被某些人指責為假道學。
我們仿如異教徒般,理所當然地假定神的想法跟我們一樣。至於賞善罰惡可能是神為這世界設立的道德律,並且它正好展示神的聖潔屬性這等觀念,對我們來說可能是相當古怪:那些堅守這觀念的人會發現自己遭人指控,說我們把病態的怨忿和報復的衝動,投射到神的身上。然而,聖經由始至終都堅持,神憑著他的美善,把這世界創造為一個有道德的世界,而賞善罰惡如呼吸一樣,是鐵一般的事實。
神是全地的審判者,他必為無辜的人伸冤,對違背律法者予以嚴懲(用聖經的話說,神必“追討他們的罪”,參創十八25)。神若不懲罰罪惡,就是違背自己。除非人認知和明白這真理是事實,知道犯罪作惡者除了被神審判外,便別無指望,否則,他們將無法擁有聖經那份信靠神恩典的信心。
(選自巴刻所箸《認識神》第十三章,尹妙珍譯,標題為編者 [註:供犒人] 加。)巴刻;James Innell Packer,是著名基督教神学家。 他是加拿大维真学院的教授,被公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福音派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