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謝恩                 馮國良                                                             

上星期天帶著感恩的心回到布里斯本。

我們從中東雅步達比上船,進入亞拉伯海經過紅海,蘇爾士運河,去到地中海的北邊,路過雅典,到羅馬上岸,出去一共三個半星期。當中經過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地,也遠遠瞭望當地傳說是摩西擊石出水的沙漠,還有在高山上亞倫的墳墓。在雅典,我們站過保羅當年舌戰群儒的亞略批古; 在羅馬,到過君士坦丁一戰勝天下的千年古橋…..雖然還是走馬看花,但收穫良多,印象至深,所以直到現在,羅馬大教堂嘹亮的鐘聲還在耳邊不斷迴響。

這個旅程最吸引我的當然是紅海。出埃及是以色列歷史,是在三千多年前神親自下來呼籲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到神所應許的流奶與蜜之地。可是出埃及不單單是舊約歷史,它也預表了耶穌基督就是那代罪的羔羊,願意犧牲他自己的生命來拯救我們,讓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所以來到紅海,我們一組六個基督徒一起查經,讀出埃及記。我們查考出埃及記十七章開始,看到以色列人處處埋怨,屢次試探神。雖然多次經過神的恩典和神的拯救,但逆境出現,他們又故態復萌。聖經在十七章這樣寫:百姓沒有水喝,所以與摩西爭鬥….向摩西發怨言,說:你為什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百姓老羞成怒,甚至要把摩西用石頭打死。

詩篇95篇也記載了這件事情,如下:「你們不可硬著心,像當日在米利巴,就是在曠野的瑪撒。那時,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四十年之久,我厭煩那世代,說:這是心裡迷糊的百姓,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詩人在這裡說以色列人是硬心的。不斷抱怨的後果就是硬心,就是自以為是;我行我素。慢慢的,他們就像迷失的羊,再不聽,也聽不到牧羊人的聲音。百姓的硬心帶來嚴重的後果:神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安息;結果二十歲以上的以色列人,除了伽勒和約書亞,都先後倒閉在曠野,不可以進入迦南。願我們一起學習不輕易抱怨,卻願意靠主常常喜樂,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我們所定的的旨意,我們都當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