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相約               馮國良長老

聖經教訓我們要不住禱告; 所以我們飯前要禱告,聚會要禱告,探訪要禱告,查經要禱告,探病更加要禱告。禱告成了基督徒每天的例行公事。

問題是禱告可以變成一種儀式,禱告可以滔滔不絕,也可以不經大腦。我們忘記了禱告的真正目的不是在“念經”,而是在跟神交通,與神相約。

以下的故事取自生命季刊 第71期  2014年9月。作者這樣寫:“禱告是與神的親密交通,就是持續不斷地與神說話。“

盼望我們從下面故事有所體會,認識禱告不是交功課,而是隨時與神相約。在禱告的時候,我們讚美全能的神,我們感受神的同在,也把一切的重擔放在他的面前;享受與主同行的親密經驗。

這篇小品提名“基督徒的禱告”,是這樣寫的:

“一個教會新來的牧師,一天接到教會一個姐妹的電話,請牧師到她家為她久病在床的父親禱告。這一天牧師來到這個父親的房間,看見老人在床上躺著,旁邊放著一張空椅子。牧師心想,一定是女兒告訴父親今天牧師來訪,所以父親預先為自己準備一把椅子。但父親似乎不知道此事,因為他問牧師,“你是誰啊?”牧師回答,“我是新來的牧師,今天來看看你。”說著,牧師便想要坐在椅子上。父親連忙把手指放在嘴邊,“噓……請把門關上,別讓我女兒聽見。”

老人示意牧師坐在自己的床頭上,接著說,“我一直不知道怎麼禱告,後來我的一個老朋友告訴我,你禱告的時候,在你旁邊擺一把空椅子,並想著耶穌就坐在你面前的椅子上,然後你可以輕鬆地和他說話,把你想要說的都告訴他,這就是禱告了。從那時起,在我的床邊就總是擺著這把椅子。”牧師聽罷,慶倖自己沒有冒然坐在那張椅子上。於是向老人問候一番,和老人一起禱告,然後就起身告辭了。

過了兩天,那個姐妹對牧師說:“我父親去世了。”牧師問:“你父親過世時有什麼異常嗎?”那姐妹回答,“沒有,父親很平安,看起來就像睡著了一樣。但父親顯然試著要挪動他的身體,因為他的頭靠在他面前的椅子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