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馮國良長老
上星期天梁傳道證道,用黃美廉以上的名句和她的見證結束。傳道的資訊出於撒母耳記上第八章,是講以色列人不滿現狀,求撒母耳為他們立一位王,好像他們鄰邦都有一位王一樣。
以色列人求王,因為他們看不到他們所有的,卻只看到他們沒有的,所以覺得他們被虧欠了,吃虧了;心中不滿意,化成口中的怨言,於是不理神的警告,一意孤行要撒母耳替他們立王。
人很喜歡五十步笑一百步。其實我們自己都有很多不滿和怨言:
從小我們就覺得家裡生活很單調;今天孩子們最常說的一個字,就是BORING (悶死了)。他們家裡可能已經堆滿了玩具,但是遠遠不及TIME ZONE 那些玩意刺激。廚房冰箱裡食物堆得滿滿,可是天天都吃那些,是認真BORING! 麥當勞的漢堡和薯條就好多了!
作家長的可能覺得孩子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可是我們自己也常會埋怨;作太太的不滿丈夫;先生不滿意妻子;都是因為我們看不到我們所有的,只看見我們所沒有的。不滿和埋怨的結果,就是沒有喜樂,不會感恩。
當然,要做到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談何容易!我們不是孔子;所以憑自己的意志,誇口已經達到這個境界只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這樣說來,我們怎樣才能把心中的不滿轉化成滿心的感恩呢?
黃美廉一出生,就因為腦部受傷,令她不能說話,肌肉扭曲,不單只走路有問題,而且樣子變得很不好看;可是因為父母的愛,讓她可以接受教育,更成了一位博士。而因為她接受了耶穌,她對身體上的缺憾能處之泰然;而且是充滿喜樂,凡事感恩。
原來感恩來自“只看我們所有的,不看我們所沒有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和一樣東西可以令我們完全滿足。怪不得億萬富翁都不滿足,都覺得他們的錢財還差一點點。我們期望別人對我們的付出也是一樣,總是覺得還差這麼一點點。問題是我們所要求的物件錯了;因為只有耶穌基督可以完全滿足我們心靈深處的需要。那就是為什麼保羅可以說:“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耶穌),凡事都能作。”
讓我們學習不看我們沒有的,只看我們所有的。我們已經有最好的,就是主耶穌基督。主耶穌就是我們的王;他愛我們,為我們而死;只有他才能滿足我們心靈深處的需要。所以不用太計較世界得失和人情冷暖;因為有耶穌與我們同在,我們就可以存著感恩,每天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笑看天上雲卷雲舒”了。
腓立比書4:10我靠主大大地喜樂,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發生;你們向來就思念我,只是沒得機會。11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12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13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笑看天上雲卷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