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傳福音                馮國良長老

    基督徒都知道要傳福音。這是耶穌基督的命令;耶穌要我們領受了救恩之後,還要把這上好的消息傳給別人,讓他們也蒙神的救贖;所以傳福音是服從命令,也是基督徒的責任。

    可是只把傳福音看為責任,這樣傳福音就變成了還債,就變成了一個重擔;當然,還“福音的債”沒有什麼不妥;但只是為了還債,卻沒有愛靈魂的心,這樣傳福音一定失敗。

    最近在網上看到關於傳福音的文章,題目是“你不能回答別人沒有問的問題”。

    這位作者叫端木皚。他這樣寫:

    “尤記得多年前聽過鮑維均博士討論使徒行傳十六章中的一個片段:獄卒發現監門全開,以為囚犯全逃,他想自殺,但卻被保羅勸阻。然後他問保羅和西拉「兩位先生,我該做甚麼才可以得救呢?」——

    當時鮑博士在分析這個片段時問了一個問題,令我至今印象尤深:為什麼甚至在保羅向獄卒「傳福音」前,獄卒已經會主動向保羅詢問「我該做甚麼才可以得救呢?」,為什麼今天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福音傳開,但人們似乎仍然興趣缺缺呢?

    鮑博士如此總結:“因為你不能答別人沒有問的問題。”

    鮑博士如此分析獄卒的心路歷程:正常人在(含冤)下獄後,見到監門全開,第一個反應當然是逃走。但這兩個猶太人竟然安坐牢房中,等獄卒來「發現」監門全開。甚至當看守他們、和他們敵對的獄卒想自殺時,這兩個囚犯竟然出言勸阻。這兩個人非比尋常的行徑背後必然有著一些非比尋常的道理,而如果這道理能「拯救」 他們超脫監牢的表面局限 (apparent restraint) 和「囚犯 vs 獄卒」的敵我思維,那麼我會想知道這非比尋常的道理是什麼:「兩位先生,我該做甚麼才可以得救呢?」

    換言之,是保羅和西拉非比尋常的行為觸發獄卒去尋問他們背後那非比尋常的道—-

    今天我們有沒有活出我們那非比尋常的道,令人追問究竟我們背後那非比尋常的道是什麼,和那位非比尋常的主到底是誰呢?

    今天的教會卻彷彿在竭力答那些別人沒有問的問題。我們在佈道會中力竭聲嘶地對人說:「我有答案!我有答案!」,但若我們的所作所為卻沒有引發旁人去問他們應該問的問題,這樣一切也只會是徒勞。當人們沒有問題(因為我們的生命沒有見證),那麼我們有答案與否,或我們的答案是什麼,對他們來說都根本毫無關係———。

    願作者“不能分別,何以為聖?的感歎,鼓勵我們每人都活出一個有基督生命的見證。

    (作者端木皚 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tmhwtw